
圖片取自https://www.uptodate.com/contents/image?imageKey=NEURO%2F53006
摘要
你是否常常感到頭痛、肩頸僵硬,甚至伴隨頭暈、耳鳴或視線模糊?這可能不是單純的頭痛,而是「頸因性頭痛」!頸因性頭痛的根本原因來自於頸椎結構異常或退化,影響神經及血液循環,導致反覆發作的不適感。
本篇文章將帶你了解頸因性頭痛的成因、症狀,並提供4種有效的物理治療方法,幫助你遠離這種惱人的疼痛!
1. 頸因性頭痛是什麼?低頭族特別容易發生!
頸因性頭痛,顧名思義是因頸部結構異常或肌肉緊繃導致的頭痛,這種情況在長時間低頭使用手機、久坐辦公、姿勢不良或頸椎受傷(如鞭甩症候群)的人群中特別常見。當頸部肌肉過度緊繃或關節錯位時,會壓迫頸神經,進而引發頭痛及其他症狀。
常見症狀包括:
✔ 頭痛(特別是後腦勺或側頭部)
✔ 頸部僵硬、轉動時有聲音
✔ 頭暈、耳鳴、眼睛疲勞
✔ 肩頸酸痛,甚至延伸至上肢發麻
2. 為什麼頸椎異常會引起頭痛?關鍵原因解析
頸椎共由7節脊椎骨組成,當第2節(C2)與第3節(C3)頸神經受到壓迫時,就容易引發頭部不適。頸椎異常的主要原因包括:
🔹 椎間盤突出、骨刺增生
🔹 長期姿勢不良,造成關節錯位
🔹 頸椎退化,關節狹窄,影響神經與血液循環
此外,頸椎周圍的交感神經也可能受到影響,引發「巴劉氏症候群」(Barre-Lieou syndrome),使頭痛伴隨噁心、視力模糊、血壓異常等症狀。因此,若長期出現反覆頭痛且找不到病因,可能就是頸因性頭痛的警訊!
3. 物理治療如何改善頸因性頭痛?4種有效方法
許多人習慣透過止痛藥來緩解頭痛,但這只是治標不治本,長期使用還可能影響健康。物理治療針對頸因性頭痛的4種有效方式如下:
✅ CKT軟組織放鬆術
透過儀嘉體系唯一指定手法CKT軟組織放鬆術放鬆斜方肌、胸鎖乳突肌、頸夾肌等過度緊繃的肌肉,減少神經壓迫,即時舒緩頭痛。
✅ 頸椎關節鬆動術
針對關節錯位或活動受限的頸椎部位進行調整,提高頸部關節活動度,改善頸椎曲線,增加緩衝,減少對神經的壓迫。
✅ 神經鬆動術
針對因神經壓迫引發的疼痛與麻木,透過特定手法改善神經滑動,減輕不適感。
✅ 姿勢矯正與運動訓練
針對長期姿勢不良者,進行姿勢與運動訓練,調整平時坐姿,預防頭痛反覆發生。
研究顯示,透過上述治療方式,頸因性頭痛能有效獲得改善,並降低復發機率!
4. 遠離頸因性頭痛!這些日常習慣要養成
除了接受治療,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透過良好的習慣來大力配合阻止頸因性頭痛發生:
🔹 避免長時間低頭,每30分鐘起身活動或做伸展運動。
🔹 調整辦公桌高度,確保螢幕在視線水平位置,減少頸部與胸椎負擔。
🔹 睡前部在床上滑手機看電視,錯誤姿勢使用手機會讓頸椎壓力劇增,容易引起落枕頭痛。
結論:不要讓頸因性頭痛影響你的生活!
「頭痛不是病,但痛起來要人命!」如果你的頭痛長期反覆發作,並伴隨肩頸僵硬、頭暈等症狀,可能是頸因性頭痛在作怪。止痛藥雖然能暫時緩解症狀,但無法真正解決問題。透過徒手物理治療與良好姿勢習慣,你可以有效改善頸因性頭痛,讓生活回歸舒適與健康!